图为集善沙龙现场
图为优龙机器人现场穿戴展示
2024年6月24日下午,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办的集善沙龙以“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为话题,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假肢矫形中心主任刘劲松,长沙优龙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熊军,中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春杰作为分享嘉宾参加本期沙龙活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常达作为本期沙龙主持人与嘉宾对谈。中国残疾人基金全体员工和地方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工作人员在现场或通过视频号直播的方式参与了沙龙活动。
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以来,热议不断。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热词,更是高质量发展必须努力做好的一项重点工作,它既涉及科技进步、产业升级,还涉及我们如何依靠自身科技发展,来扩大内需、提升消费层级,进而促进经济更加良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科技助残,还是面向残疾人的各种服务业态,包括为残疾人服务的新岗位开发等等,都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息息相关。认识新质生产力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关系需要回到实践中,科技助残正是落实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景。
活动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假肢矫形中心主任刘劲松,为大家介绍了目前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适配服务中,运用科技成果取得的成效,以及机器人对下肢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起到的辅助康复作用。机器人的研发需与医疗康复临床相结合,更好的为残疾人朋友服务。活动现场刘劲松主任还带来了一些现代科技辅具产品,进行更直观的讲解。
长沙优龙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熊军,为大家分享了优龙机器人研发过程及运用科技产品投身助残事业的初心。中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春杰,还为大家介绍了科技助残在人-机-环境三者关系和场景的应用。沙龙上,还进行了优龙柔性机器人穿戴体验,并详细的介绍了机器人产品如何为患者提供服务,以及“集善·优龙”科技助行公益项目。
在“科技感”与“人情味”的双重加持下,新质生产力将发挥更大作用,科技助残将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优龙科技通过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合作,实现了科技创新企业与助残关爱服务结合的路径探索。基金会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企业在进一步研究和推进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关注和重视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迫切的需求,借助科技进步和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从而满足残疾人兄弟姐妹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