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座谈会现场
3月26日下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一行赴康复大学进行调研座谈。康复大学名誉校长张海迪,康复大学党委书记刘军、副校长毕建国等出席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康复大学校长董尔丹主持座谈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赵素京、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丽君、副理事长林纯如以及理事会理事、监事会成员和理事单位代表参加调研活动。
图为张海迪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张海迪对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40年来在残疾人扶残助残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她指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不仅是一个基金会,它更承载着残疾人和他们家庭的梦想。特别是在基金会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全社会更加关心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基金会成立之初,推动建设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推动教育部修改高考体检标准,协助开展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参与推进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草案,配合制定实施第一个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推动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她表示,四十年来,基金会培育了“集善工程”公益品牌,打造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项目;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助8500万残疾人改善生存状况,积极推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脱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秉承“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将“服务、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她强调,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是残疾人事业开始的地方,康复大学的成立标志着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她希望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继续支持康复大学的发展,积极为康复大学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共同为促进康复事业发展而努力。
座谈会上,董尔丹介绍了康复大学的筹建历程、教育理念、学科建设以及未来规划。他指出,康复大学的建设先后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标志着它不仅是中国,更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专注于康复领域的高等学府。康复大学因国家需要而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国家战略服务,对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赵素京表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作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汇聚善款,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未来,基金会将进一步加强与康复大学的合作,培养更多优秀的康复人才,为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图为调研组与康复大学校方领导合影
调研组一行先后对康复大学创新核心、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康复大学有关部门,青岛市残联、青岛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