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应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参与权和受保护的权利。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坚信,守护他们的权益,就是守护社会的未来与希望。
曾经,我们见证了无数特殊小天使在逆境中展现的惊人生命力,也见证了当善意的阳光照进他们生活时,所发生的那些动人奇迹。
在同一片蓝天下,也能自由地“行走”!
新疆察布查尔县的小艾(化名),是一名肢体与智力一级残疾的孩子。父母离世后,他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但“阳光伴我行”集善明门儿童轮椅项目,如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的世界。
该项目为3至15岁、体重45公斤以下,伴肢体功能障碍的残疾儿童提供专用轮椅。可多段调节坐深与背靠,配备肩带、胯带及双层腰靠,让小艾坐得更舒适安全。自此,爷爷奶奶可以轻松推他出门,感受阳光、触摸街巷。

图为工作人员对儿童轮椅调节等使用方法进行讲解与演示
点亮希望,温暖童年
15岁的丁小花是特教学校的学生。对她而言,自从2016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叔叔阿姨们来看她开始,这个家庭的命运悄然改变:漏雨的土坯房变成砖瓦房,牛棚坚固了,还送来一头公牛。这个曾经困顿的家庭,焕发出新的生机。
“集善残疾儿童助养项目”专注于为0-18岁困难残疾儿童及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个性化帮扶,涵盖家庭环境改造、就业生计改善、教育提升等五大领域,形成了助力残疾儿童成长的综合支持网络。正如小花的比喻:“叔叔阿姨们的好,像院子里最亮的灯,下雨时遮风挡雨,黑夜里照亮灵魂。”

图为集善残疾儿童助养项目受助儿童丁小花
【持续行动】守护梦想 捍卫权利
这些被爱照亮的瞬间,仅仅是千千万万个故事中的缩影。为了更好地地守护这些折翼的天使,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构建了全方位的助残项目:
“助学行动”为适龄在学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残疾人家属及特教学校开展学习教育培训,改善教学环境及设施条件,提高残疾儿童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等,扫清求学路上的障碍。“阳光伴我行”项目通过脑瘫儿童滋养计划、轮椅项目,为脑瘫儿童提供专业的家庭照料及日常康复训练,解决其家庭“出行难、护理难、负担重”的问题,帮助脑瘫儿童融入社会、享受阳光。
“助听行动”作为一项抢救性工程,长期致力于为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助听器适配,开展语言康复训练及早期家庭康复指导,让同样拥有天真可爱笑容的听障儿童,听到世上最美妙的旋律,说出人间最动人的话语。
“文化助残行动”中,“我送盲童一本书”项目汇聚社会爱心,持续为视障儿童捐赠盲文读物、有声读物和阅读设备,捐赠盲文阅览室、无障碍观影室等,用知识的光芒驱散黑暗,滋养心灵。
“联善计划”也为残疾儿童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孤独症社区支持计划”着力构建包容、理解的社会支持模式,为“星星的孩子”及其家庭提供康复指导、培训等。“阳光未来”则通过社群化服务形式,以艺术融合、盲校实践、体育游园等活动助理残障儿童健康成长。“集善阳光鹿童”项目针对脑瘫儿童进行专项康复训练支持。“联善益童增能计划”则通过康复训练补贴、机构能力培训等,帮助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建立融入社会的信心。
从助学启智到康复赋能,从听见世界到看见希望,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正汇聚成河,温柔而坚定地改变着无数孩子与家庭的命运。我们相信,当善意成为土壤,当支持化作阳光,每一颗看似特殊的种子,都将在包容的社会中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芒。
加入我们,让每个有着特殊需要的孩子,都能被看见、被听见、被成就!
策划:综合办公室
素材来源: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公众资源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