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周年专题
  • 官方微信
  • 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 44 号 邮编: 100006                      电话:( 8610 ) 85920220 传真:( 8610 ) 85920214 E-mail: cfdp@cfdp.org
    • 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 44 号
      邮编: 100006
      电话:( 8610 ) 85920220
      传真:( 8610 ) 85920214
      E-mail: zhb_jjh@cdpf.org.cn
    • 微博

    • 微信

    行善之路

    助学行动:让希望之光越来越亮

    2019-09-29

    “春雨行动”、“通向明天”、“我送盲童一本书”,打造全纳教育的有爱学校,开拓网络远程教育新平台……“助学行动”每个项目的 美丽名字背后,都寄托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自始至今对残疾人事 业的造血承诺。

    基金会自成立之始,就通过与政府部门协商,修改高等教育体检标准,放宽对残疾考生的限制等方法, 保障残疾人能获得高等教育

    基金会自成立之始,就通过与政府部门协商,修改高等教育体检标准,放宽对残疾考生的限制等方法,
    保障残疾人能获得高等教育

    1985 年 9 月,29 岁的吴亮走进北京软件研究生院,成为这所由社科院教授授课的民办高校的一名学生。因脊髓灰质炎造成双下肢残疾的吴亮,自北京二十二中高中毕业后,高校的大门再不曾对他敞开。1984 年,他从报纸上知道了有个 “残疾人的娘家”——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了,他便写了封信给邓朴方,希望基金会可以帮助他实现上学深造的梦想。

    吴亮成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助学的第一人。成立不久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一方面告诉他不要着急,另一方面却抓紧开始联系各个高校和教育部,希望能解决残疾人入读高校的问题。近三十年后,吴亮回忆当时,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为他的事费了不少精力和人力,一张盖有王鲁光印章的支票是他印象里最深的一幕,7000元的学费,对于一个月只有70元工资的人来说,是个惊人的数目。

    “这不单是我的希望,也是残疾人的希望”,在基金会帮助下,解决入读高校资格和获得学费资助的吴亮,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学习。其他学生一学期修3门课程,吴亮修了近10门,“每一分都是争来的。”

    毕业后,他回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从事计算机词频统计、辞典编修等工作;并开始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盲文音乐符号国家标准》等工作,这一项目获得了北京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福利基金会改写了我的人生”。

    吴亮的事例是千千万万渴望入读高校残疾人的一个缩影。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96%,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3591万人,文盲率为43.29%。随着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逐步纳入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由不足6%达到77%,但是这一比例仍远远低于健全儿童少年99%的水平。贫穷仍是制约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另一方面,残疾儿童能得到的教育质量也要远低于健全儿童。

    为此,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自2002年起先后发起了“扶残助学春雨行动”、“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助学贫困的全国残疾学子,并针对性地启动“我送盲童一本书”和“西部助学计划”,给盲童和西部地区残疾儿童、特教学校带去先进的教学资料和设备,还通过援建广西凌云县特教学校、都江堰有爱学校,开拓网络远程教育新平台,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推动残健融合的践行,让广大残疾儿童真正享受到平等先进的现代文明教育,为明天播种希望。

    “春雨行动”

    走进课堂,走出大山

    何小弟出生后就患上先天性双目失明,1岁那年,父亲因矿井瓦斯爆炸身亡,家里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姐姐何凤萍在古下小学读完二年级就辍学在家,家中仅有哥哥何炳葵能读到小学毕业。

    2002年,“春雨行动”的启动仪式,引来了央视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央视还特为此拍摄了专题片

    2002年,“春雨行动”的启动仪式,引来了央视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央视还特为此拍摄了专题片

    “春雨行动”让4万多名贫困残疾儿童重新回到学校,内蒙古的张变芳便是其中一个受益者

    “春雨行动”让4万多名贫困残疾儿童重新回到学校,内蒙古的张变芳便是其中一个受益者

    何小弟一天天长大,每天早晨,当龙开村的大人们都下地干活时,何小弟就整天坐在门槛上敲竹棍,他最好的朋友就是家里养的一只小狗。何小弟听到了小朋友们像唱歌似的读书的声音,忐忑不安地问妈妈,我什么时候也可以和小朋友一样去上学。可妈妈告诉他,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你看不见,如果要上学,只能到很远很远的盲校去念书,可是妈妈付不起上学的费用。这天,妈妈背着何小弟到3公里大山后面的小学,去听学生那唱歌一样的读书声。

    在龙开小学当教师的舅舅,给何小弟起了一个名字叫何明,希望何小弟能够走出黑暗的世界。何小弟是幸运的,因为他作为广西唯一一位受助残疾儿童到北京见证全国“扶残助学春雨行动”启动仪式,并成为该行动首批11位受助者之一。他得到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终身教授江平先生资助5年的学习费用。当主持人张越问何小弟:“上学高兴吗?”虽然还有些腼腆,但何小弟开心地回答:当然。

    2002 年 9 月 20 日,何小弟要离开大山到几十公里外的马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念书了。母子俩高兴得抱头痛哭。何小弟边擦眼泪边告诉妈妈:妈妈,自己能到外面念书,全家人应该高兴才对,我以后将不再是那位坐在门槛上用竹棍敲地的小孩,我要学会生存。出发的那天,何秀英背着何小弟走过一山又一山,望着儿子乘车渐远的背影,何秀英又一次流下泪水。

    上学后的何小弟逐渐开朗起来,学到了知识,有了朋友,还学会了普通话。学校老师、同学都十分关心他,同学们带他走路、帮他打饭、提水,有时还帮他洗衣服。春雨润心田,何小弟如今在爱的雨露滋润下健康快乐地走进了这个多彩的空间……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二太 乡七十五号村的张变芳,全家姊妹四人都是先天性重度听力残疾。张变芳也获得了“春雨”行动的资助,学费、杂费、住宿、伙食等一应费用全部由助学行动补贴款负担,她可以一分钱不花上学了。2005 年当项目组再次回访她时,她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对于未来,她表 现出比同龄人更强烈的求知欲,“爸爸告诉我只要我能考上,谢谢你们 还能一直资助我上完大学。如果能上大学,我最想学音乐,做个音乐老师,再把知识传授给我一样的残疾孩子。” 何小弟、张变芳是获得“春雨 计划”资助的贫困失学残疾儿童的缩影。2002 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有关部门在社会上发起“扶残助学春雨行动”,广泛开展募捐活动,以“一助一”、“多助一”的方式,用于资助中西部地区贫困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截至2008年10月,已有4万多名贫困失学残疾儿童获得资助。

    “通向明天”

    让特教的星星之火燎原

    广西百色凌云县特教学校的杨校长,为参加“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启动仪式,收入微薄、生活俭朴的她专门在北京给自己置办了一身粉色的套裙。她说:“我是第一次来北京,也是第一次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我带来了我们全校48名残疾孩子的感谢,我要让自己精神一些。”

    特教学校的贫困学生们得到了“通向明天”项目的资助

    特教学校的贫困学生们得到了“通向明天”项目的资助

    “通向明天”项目设立“特教园丁奖”,还组织获奖教师参观世博会,鼓励特教事业的发展

    “通向明天”项目设立“特教园丁奖”,还组织获奖教师参观世博会,鼓励特教事业的发展

    2008年4月,石家庄市特教学校学生施婵婵代表受助生发言,“社会关爱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一定会珍惜资助金,把它真正用到学习上。”

    自2007年起,交通银行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1亿元,承诺在最长不超过10 年的时间里,专项用于在全国范围内支持残疾青少年的教育事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完成学业,为特殊教育学校(院)和接受随班就读学生的普通学校添置教育教学设备,资助中西部地区新建特殊教育学校,资助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和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等。基于交通银行支持开展的“通向明天”等一系列助残扶贫公益项目所体现的突出的社会责任,交通银行荣获2008年“中华慈善奖”。

    “通向明天”项目自2010年起设立“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当前我国仅有3万余名特教教师,仅相当于全部残疾人口比例的不足0.04%,远远低于全国教师人口占总人口约1%的比例。这一奖项的设立,带动更多企业和公众投身支持这一“面向折翼的天使”的“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

    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张宁是第一届园丁奖200名获奖者中的一位,她用胳膊相互环绕,通过肢体语言来讲解“连环式设计骨架”,创新课堂。她还克服自身困难,亲自带着聋生到户外写生,让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美的瞬间。获奖后,她感觉“特别激动”,“我只是做平凡的工作,受到这么高的肯定,很感动,以后更要把这种爱传承下去,让生活更美好”。每年评选200名优秀特教教师,每名获奖教师发放奖金5000元。

    2012年,“通向明天”计划还开展了“交通银行残疾大学生励志奖”评选活动,宣传残疾大学生先进典型,展现残疾大学生们的精神风貌。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学生郑丹怡先天性角膜白斑,但她在初中三年级那年就通过了全国钢琴十级考试,进入大学后多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她成为了第一届励志奖10位获奖者之一。

    2010年为了加强民族地区听障儿童康复师资培训工作,“通向明天”计划还支持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完成了藏、维语听障儿童康复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填补了我国民族语言听障儿童康复教材的空白,仅此一项,就惠及藏、维语地区1575名听障儿童,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听障儿童康复工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送盲童一本书”

    认识世界的眼睛

    “让我摸摸新童话书”、“快来听,有声书在讲故事”、“我在语音地图里找到了家乡”……

    盲文读物印刷工艺复杂,价格比一般图书贵很多,这限制了很多盲童的阅读。“我送盲童一本书”项目的开展, 为盲童们提供了很多有声读物、电子读物,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盲文读物印刷工艺复杂,价格比一般图书贵很多,这限制了很多盲童的阅读。“我送盲童一本书”项目的开展,
    为盲童们提供了很多有声读物、电子读物,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2013年西单文化助残日上,“我送盲童一本书”在发放

    2013年西单文化助残日上,“我送盲童一本书”在发放

    2012年,“我送盲童一本书”活动在幼儿园举办,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体验盲童的生活环境中,感受活动的意义

    2012年,“我送盲童一本书”活动在幼儿园举办,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体验盲童的生活环境中,感受活动的意义

    2012年3月,阵阵欢声笑语从吉林省四平市盲童学校里传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励志助学盲童行动”给学校的盲童们送来了大批盲文新书,他们个个喜不自禁。

    小学五年级的盲生付万春,触摸着触觉语音地图,耳朵贴近声音的方向,笑容慢慢在脸上绽放,“我喜欢旅游,这个触觉语音地图能使我了解各省的地理知识和各种情况,我可以触摸地图去世界各地旅游啦。”

    王炎炎一边摆弄着手中的有声读物一边说:“它可以录音,帮我记住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还有电子书、有声书、电子词典、收音机的功能,让我可以听到许多以前学不到的知识,真是宝贝。”

    “盲文读物印刷工艺复杂,价格比一般图书昂贵得多,孩子们可以阅读的图书非常有限。捐赠的盲 文读物大大丰富了学校图书资源。”该校一位任教多年的老师感慨道, “书本就是带领盲童认识五彩世界 的眼睛,一本好书可以开阔眼界,陶冶性情,带来生活的信心和力量,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一幕是所有“励志助学盲童行动”受益盲校发生的场景。中国有 1691 万盲人,其中学龄盲童约 13 万人,由于大多数盲童家庭贫困,无力购买一些必备的学习文化用品,影响到盲童拓展知识、开阔 视野、提高素质,无法实现自立。

    自2012 年起,中国残疾人福 利基金会连续两年申请到了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集善盲童助学示范项目”,中央财政拨款 245 万元人民币,同时基金会积极联系爱心企业中国银联,申请到了项目配套资金 500 万元,为全国各地在校盲生捐赠学习急需的盲文版盲人常用词典及文学读物、电子有声版盲人常用词典和盲生触觉语音地图等必备的文化学习用品。

    实施依托中国盲文出版社覆盖全国各地盲校、特教学校的发行网络,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等贫困地区的盲校或特教学校盲生都得到了学习亟需的文化助学产品,两年共资助全国 30 多个省、区、市的盲校百余所,受益盲生万余人。

    基金会还策划开展“我送盲童 一本书”公众募款项目,探索网络募捐新途径,通过入驻“51Give 我要给予”在线捐赠平台和与返利 网合作募捐,点滴传真情。

    援建都江堰友爱学校

    全纳教育的践行

    都江堰友爱学校是国内第一所无障碍、残健融合、全纳式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都江堰友爱学校是全国第一所残健融合、全纳式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校注重培养地震后肢残学生克服伤痛、 自我康复的意识,鼓励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力所能及的早操等体育活动

    都江堰友爱学校是全国第一所残健融合、全纳式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校注重培养地震后肢残学生克服伤痛、
    自我康复的意识,鼓励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力所能及的早操等体育活动

    学校安装 10余部电梯,肢残 孩子坐轮椅可以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就能到达学校的任何一个地方。 学校的教室特别宽大,课桌也是特制的。学生宿舍里有专门停放轮椅 的地方。有残疾人专用厕所、食堂有专用餐桌。来自四川省地震灾区的 121位肢残学生,分散在各个班 级中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生活。

    “这让我觉得同学们还是像以 前那样热情,并没有用异样眼光看我。”12岁的康若琦在地震中左小腿被截肢,但在友爱学校她没有 觉得不适,“老师对我们一视同仁”。

    左腿戴着假肢的李雯茜还参加了学校的川剧变脸艺术班,艺术班的轮椅变脸绝技“轮椅舞”还受邀赴香港参加了香港回归十四周年嘉年华庆典活动,受到香港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对于来自灾区的孩子,第一年是寻找快乐,重拾自信;第二年是回归常态;第三年是树立理想和人生目标。”友爱学校副校长焦颖说。

    都江堰友爱学校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上海证大投资集团倡议并捐资1000万元参与筹建。福利基金会还在学校董事会下建立都江堰友爱学校教育基金会,每年向该基金会注入资金150万元,除小部分用于教育教学设施的补充,绝大部分用于残疾儿童的生活、学习补贴。招进该校的残疾儿童,除学费、杂费等全免外,每年还可享受5000元的免费食宿。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还在学校建立了“无国界社工友爱集善之家”心理辅导中心,由香港“无国界社工”在港募集300万元人民币专款而成。该服务引入香港“驻校社工服务模式”,香港无国界社工派出一名职业社工常驻校内,同时招募两名当地社工,共同在学校以个案辅导、小组及大型活动等不同手法,为校内的学生(特别是汶川地震的学生)、教师团队及家长们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并帮助他们发掘各种潜能。

    该项目在当地反响良好,2012年9月继续开展为期三年的无国界社工友爱集善之家第二期项目。

    援建广西凌云特教学校

    知识技能康复一体化的尝试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援建广西凌云特教学校,尝试知识、技能、康复一体化的教育。

    2010年5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下基层调研组在广西调研时了解到,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面临师资短缺、校舍老化等困难,专门为该校改扩建工程专项资助100万元并请自治区予以配套财政支持。

    “我们现在有电脑了,还有漂亮的学习园地。”学校竣工后,林康高兴地说。课程表上除了常规的语文、数学课外,还有语训、感统、沟通、美工等特殊教育课程。学校还建有康复室、美容美发室、家政室等康复和技能培训设施。

    教师不仅教授文化知识,还带着学生进行康复和技能训练。这是特教理念的创新。在义务教育阶段,特教学生要学习陶艺、绘画、美术、缝纫等技能,甚至将来还可以学习钟表、计算机修理等高级技能,学生就业时才能有所选择,从而获得工作岗位。

    2012年,“中国银联励志助学盲童行动捐赠仪式”在吉林省四平盲童学校举行。中国银联此次捐赠500万元, 为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贫困地区的盲校或特教学校捐赠盲生学习亟需的文化助学产品, 包括盲文词典、盲文读物、盲人有声读物和触觉语音地图等,全国约1万名盲生将因此受益

    2012年,“中国银联励志助学盲童行动捐赠仪式”在吉林省四平盲童学校举行。中国银联此次捐赠500万元,
    为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贫困地区的盲校或特教学校捐赠盲生学习亟需的文化助学产品,
    包括盲文词典、盲文读物、盲人有声读物和触觉语音地图等,全国约1万名盲生将因此受益

     

    正保集善助学项目

    插上远程教育的“翅膀”

    龚王庆是一名重度聋哑人,2012年接受正保远程教育集善学习卡项目资助后,开始通过正保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各种课程。利用在网上学到的知识为所在工厂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与电脑机械制图,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但在工作中有所建树,还在生活中利用所学乐于助人,帮助社区维修电脑,为身边的残疾朋友推荐电脑配置、安装电脑。

    “在这个知识、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学习将是一生的功课。有了远程教育的全新手段,人们(当然也包括我)会更方便、快捷地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也许这就是教育的未来吧。”2013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仪式上,残疾人代表龚王庆发表感言。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为3591万人,文盲率为残疾人总数的43.29%。残疾人成为最困难的就业群体。通过自主学习和接受培训是实现残疾人就业的有效途径。远程教育保障了“终身教育体系”和“完全教育体系”。

    2012年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30160张总价值3016万元的“正保远程教育集善学习卡”资助残疾人及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利用网络进行学习。2013年继续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总价值2000万元的“集善学习卡”,共同开拓网络远程教育新平台,帮助北京、天津、浙江等10个省市的残疾人及其家庭学习技能,包括外语、会计、计算机、建筑工程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水平,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实现就业。


    京ICP备13040732号-5 网站无障碍声明 网站构建:Blovemedia
    本网站所刊登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版权所有: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 Copyright 2000-2024 www.cfdp.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Copyright 2000-2018 WWW.CFDP.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0732号-5 网站构建:Blovemedia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