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全球特殊教育领域讨论最热烈的议题。融合意味着完全接纳,它基于满足所有学生多样化需要的信念,在普通学校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环境里教育所有的儿童;所有学生,无论种族、语言能力、经济状况、性别、年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族群、文化背景、宗教、家庭背景、以及性倾向有何不同,都应该在主流的教育体系中接受教育。发展融合教育是残疾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融合教育是当今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务院转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规定: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国务院2016年提出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提高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学生的能力,不断扩大融合教育规模”。
自2016年6月起,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中国衣恋集团的倡导和支持下,开展“衣恋集善融合教育项目”,项目资金为380万元,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以专家工作组推进的方式负责执行该项目,该项目在厦门、广州、无锡、赤峰和郑州五个项目基地带动共计约20多家幼儿园启动实施,针对有听障、发育障碍或自闭症的学龄前儿童进行融合教育,目标是让他们进入普幼与健全孩子一起接受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项目开展了融合教育师资专业提升培训活动,家长培训活动,现场交流会,融合教育宣传推广活动,广泛宣传让全社会了解特需儿童的融合教育理念,创造接纳残疾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各地融合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工作有:
(1)对试点幼儿园教师进行集中、系统的融合教育专业培训。
(2)对试点幼儿园的残疾孩子或家庭提供资金补助和康复技术支持。
(3)组织召开相关融合教育学术交流及研讨会议,宣传并推广融合教育。
(5)在试点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推广支持及现场交流会,各家项目幼儿园园长教师到会交流讨论,分享经验。
(6)在试点幼儿园提炼项目受益儿童典型案例并进行相应的宣传活动。